5月19日,值此"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开云(中国)附属学校2024级师生走进桂林旅游学院,开启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体育体验与历史探索的研学之旅,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互动中领略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本次活动在桂林旅游学院工会田静主席的统筹协调下,得到了桂林旅游学院工会、团委、艺术设计学院、户外运动学院、食品与健康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通力配合。
活动伊始,同学们踏入非遗创新展品展厅,眼前的展品令人眼前一亮。皮雕技艺被赋予现代几何图案,将雍容华贵的珠宝与中国版图设计巧妙结合,贝雕流光溢彩,引人入胜,创新展品不仅保留了非遗技艺的精髓,还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同学们穿梭其中,认真观察每一件展品的细节,纷纷感慨匠人制作工艺的高超,体悟中华文化之美。
体育环节,棒垒球和高尔夫球场地热闹非凡。专业教练从器材使用、基本规则讲起,再到运动实操,如棒垒球中是否可以提前离垒、高尔夫球中挥杆姿势等等,都大有讲究。同学们分组进行实操训练,在一次次挥棒、击球、推杆中,不仅掌握了两项运动的基本技巧,更理解了体育精神中尊重规则、尊重对手、敢于实操的内涵。“原来棒垒球和高尔夫球不只是运动,还蕴含着这么多讲究。” 一位同学在训练后有感而发。






















随后,美食制作与手工创作将活动推向高潮。在青团制作区,同学们效仿老师示范的步骤,将红豆馅料包入面团,捏出圆润造型。当清香软糯的青团出锅时,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着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而在陶艺手工课上,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将陶泥塑造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在塑形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锻炼了耐心与动手能力。
























活动最后,是一场关于桂林旅游的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大门。主讲谢老师以徐霞客游记为脉络,讲述他当年游历桂林时对漓江山水、阳朔风光的描绘,以及桂林独特地貌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吸引力。East or west,Guilin is the best.通过这一场分享,我们再一次为桂林山水风光及深厚历史底蕴而感到震撼,增强了作为桂林人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通过对比古今桂林旅游的发展变化,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同时,旅游演艺学院带来三场精彩舞蹈演出:独具风情的瑶族舞蹈、舞武融合的双人舞蹈,以及独舞《天宫》。演员们以灵动舞姿,完美诠释艺术魅力,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在活动即将迎来尾声的时候,一位勇敢的追梦人用自己的成长历程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张靖函学姐虽家境贫寒,甚至因病被“禁锢”在轮椅上,但她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并且已经考取研究生。成长路上心向阳光,逆风飞翔,这样的人生态度将激励在场学子不断坚持、不断拼搏,成就不凡人生。
此次桂林旅游学院研学活动,初一学子们以山水为纸,以脚步为笔,丈量自然与历史,在多元体验中不仅拓展了视野,加深了对旅游文化的理解,还在实践中提升了综合素养。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也期待未来能将所学所感运用到生活中,为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本次研学活动优秀旅游研学达人及优秀研学卡展览:
供稿:212班 林雅萌 宁文菲
审核: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