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芬 (1732211579@qq.com) |
■主要研究方向
储能材料、氢能制/储材料、相变储热材料、传感器的敏感材料
■教育经历
2001年8月--2005年5月 中科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博士
1986年8月--1989年4月 湖南学校 研究生/硕士
1982年8月--1986年7月 湖南大学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1月--至今 开云(中国) 教授
2008年11月--2013年1月 辽宁师范大学 教授
2001年8月--2008年10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3年3月--2001年8月 湖南师范大学 讲师
1989年4月--1993年3月 湖南省药品检验所 药师
■荣誉称号及奖励
(1)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第6,《纳米碳酸钙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研发及 产业化应用 》,2024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个人排名第5,《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及性能调控研究》,2023年。
(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个人排名第3,《纳米多孔材料的创制及其储能和传感特性研究》,2020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个人排名第2,《低维功能材料设计及其储氢和生物传感器特性研究》,2017年。
(5)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排名第9,《学科引领四方协同的材料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
■学术兼职
(1)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信息
(1)主讲本科生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
■学术论文(近5年)
(1)Guorong Zhang, Jiaxi Liu, Sheng Wei, Fen Xu*,et al. Thermally induced in situ fabrication of TiO2/CN heterojunction dopant for enhancement of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LiAlH4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3 (2024)227-236.
(2)Jianhao Lao, Yanling Zhu, Fen Xu*, A novel 1D MXene fibers-load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bimetallic sulfid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Fuel 362 (2024) 130904.
(3)Hehui Wang, Fen Xu*, Lixian Sun, et al. Novel MOF/COF dual carrier anchoring Ru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hydrogen production by hydrolysis of NaBH4[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978(2024)173415.
(4)T. Zhou, F. Xu*, L. Sun a, et al. Enhanced hydrogen generation performances and mechanism of Al-water reaction catalyzed by flower-like BiOCl@CNTs Materials Today Nano 21 (2023) 100300.
(5)Lumin Liao, Jiaxi Liu, Tao Wang, Fen Xu*, Lixian Sun*, et al. Improved Hydrogen Generation of Al-H2O Reaction by BiOX (X = Halogen) and Influence Rule, materials 15 (2022) 8199.
(6)T Wang, F Xu*, LX Sun, et al.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hydrogen generation for Al-Bi-CNTs composite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60 (2021) 157925.
(7)Lumin Liao, Xiaolei Guo, Fen Xu*, et al. A high activity Al–Bi@C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Al-water reaction,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7 (2021) 29064–29071.
(8)陈冬梅, 徐芬, 孙立贤等. 聚乙二醇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48 (2020) 75-79.
(9)Chong Zhao, Fen Xu a*, Lixian Sun a*, et al. A novel AleBiOCl composite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4 (2019) 6655-6662.
■科研项目(近5年)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稀土基高熵合金创制及其调控轻质储氢材料热/动力学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2025.1-202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维异质纳米催化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催化硼氢化物水解制氢”,项目负责人,2023.1-2026.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高容量块体铝基制氢材料的构建及产氢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2020.1-2023.12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密度储氢材料及高能效储氢系统的关键基础研究”课题三“储氢系统氢热耦合机理及高能效高密度可逆储氢系统集成”,单位负责人,2019.1-2021.12
■知识产权(近5年)
(1)徐芬, 劳剑浩, 钟泞宽, 孙立贤, 梁建敏, 杨瑜锴, 周天昊, 王瑜, 王颖晶, 朱琰玲, 邵旗伟. 一种纤维状MXene负载NiCo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7761597,授权日:2024.01.06
(2)徐芬,王颖晶,孙立贤等,一种p-n型硫化亚锡-锡酸锌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ZL 2022 1 0298995.9. 授权日期:2023年7月4日,
(3)徐芬、王涛、孙立贤等,Al-含Bi化合物多孔块体制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ZL202010695467.8,授权日期:2022年08月30日
(4)徐芬、杨侠、孙立贤等,一种钛酸锰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ZL201810524153.4,授权日期:2021年09月24日
(5)徐芬、陈俊、孙立贤等,一种Al-LiCl-Bi2O3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ZL20111161209.6,授权日期: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