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文章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彭小燕高级工程师来校讲座的通知

作者: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4日 17时36分

应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主任彭小燕将于2025年6月6日来校讲座,欢迎全校师生踊跃参加。报告具体安排如下:

报告时间:2025年6月6日(星期五)16:00

报告地点:花江校区17教311室

报告题目:北部湾生态环境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与预警预报

报告人:彭小燕

报告人简介:彭小燕,硕士,高级工程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主任,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骨干,担任广西科技厅专家库专家、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专家库专家。2005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相关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点研发及人才专项、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科技及环保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广西科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主持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3项,出版专著2本,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钦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报告摘要:本报告聚焦北部湾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融合卫星遥感、航空监测、地面站点及海洋浮标等多源数据,实现对北部湾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测。在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及预警预报方面,依托覆盖重点海域的自动监测站点,实时采集pH、溶解氧、叶绿素、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等多项水质指标,通过数据传输与分析系统,建立智能化预警模型,实现水质异常的快速识别与精准预报,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监测网络布局,深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升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与分析精度,强化多部门协同合作,完善预警预报体系,推动北部湾生态环境监测向更智能化、精细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助力区域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